- Published on
OpenAI 宫斗背后:人工智能的哲学之争
- Authors
- Name
- 阿森 Hansen
0 前言
2023 年就快结束了,这段时间人工智能最火的新闻就是 OpenAI CEO 山姆·奥特曼重归董事会。这不仅仅是 OpenAI 内部的政治斗争,同时也是两种哲学流派的纷争,这篇文章我们就以哲学的角度看看当今人工智能的发展。
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领域,我非常喜欢。刚好最近找了一本《人工智能:现代方法》来看,在翻到第一章的时候,作者介绍了人工智能背后的哲学原理,这些哲学问题讨论了关于“知识”、“思维”、“自我意识”等主题,很有趣。
1 哲学对人工智能的启发
哲学是一切现代科学的基础,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科学技术进步主导的社会,而科学背后的哲学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人工智能领域属于计算机科学范畴,背后有精深的哲学理论。它研究的是“用机器模仿人类的智慧”,那么关于“知识”、“思维”这些概念就引出了一系列的哲学问题。
人工智能中的哲学问题主要有四个:
- 人类知识的结论可以用形式化的规则表示吗?
- 思维是怎么从大脑里产生的?
- 知识从哪里来?
- 我们有了知识,那么这些知识如何引导我们的行为?(知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?)
本文将从这四个点出发,结合人工智能的一些概念,看看哲学家们是如何思考这些问题的。
2 专家系统和三段论:用规则表示知识
人工智能领域中有一个子学科是“专家系统”。
简单地讲,专家系统就是用一套逻辑规则来帮助处理专业问题的系统。
例如在化学实验中,专家系统可以根据质谱波峰来推断分子式,它用预先设定好的一系列规则作为依据,而这样的规则来自于科学家的经验。
早在古希腊时期,亚里士多德就就提出了三段论。它用一个很经典的形式描述了逻辑推导过程:
如果所有人都是必死的(大前提),并且所有希腊人都是人(小前提),那么所有希腊人都是必死的(结论)。
于是,只要有了正确大前提和小前提,那么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。
三段论对人工智能的启发,在于它用规则化的方式描述了现实世界的逻辑结构,使得我们可以用数学的和程序的方法来描述世界。
《雅典学院》中的柏拉图(左、红衣服)和亚里士多德(右、蓝衣服)。柏拉图手指指天,象征形而上学的抽象哲学,亚里士多德手掌向地,表示更务实的科学研究方法。(图片来自于网络)
3 思维是怎么产生的?
如今 ChatGPT 等一众语言模型让我们刷新了对人工智能的认识。
GPT 的回答逻辑缜密,思维清晰,就好像和真人对话一样,这让我们不禁有一种错觉:好像人工智能也有了意识。
哲学家们一直在思考意识从哪里来。究竟是什么让人类的”大脑“拥有了自我意识呢?
3.1 硅基生命和《利维坦》:思维就像机器
如果生命是一台精密的机器,那么我们的思维只是机器上的一部分而已,机器和人也许就没有明确的分界线。
“碳基生命”和“硅基生命”的相似性也许超过我们的想象。
著名的政治家霍布斯在《利维坦》里描述了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国家机器。同时,他也假设国家是一种“会思考的机器”:
心脏无非是发条,神经只是游丝,而关节不过是一些齿轮。
推理就是一种计算,也就是相加减。
—— 《利维坦》
3.2 机器的自我意识和二元论:身体和心灵的独立性
如果身体和心灵是分离的,那么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是不是也可以独立于机器存在呢?
笛卡尔提出的“二元论”就试图探明身体和心灵之间的关系,他认为**“身体”和“心灵”是分开的**。
这与基督教的思想不谋而合。基督教认为人有“灵魂”,死后灵魂将会上天堂或者下地狱。
3.3 神经网络与唯物主义:世界不神秘,一切都是物理定律
当前火爆的神经网络的原理其实也十分简单。
GPT 背后,不过是一堆加减乘除的算法和一连串数据,即使复杂如“多头注意力”和“反向传播”等理论,从底层看,也是简单的。
正是这些简单的物理和数学定律,构成了说不清道不明的自我意识。
唯物主义的哲学家们认为:**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,我们的思维只不过是从“物理定律”运作的结果。**我们的意识底层就是一连串复杂的神经和电信号活动。
4 知识来自于哪里?
4.1 “训练”与经验主义:知识来自于经验
训练神经网络需要数据,这些数据是“神经网络大脑”的“经验”。良好的数据集才能保证良好的训练效果。
机器学习领域有一个说法叫做“垃圾进,垃圾出”(Garbage in, garbage out),说的就是如果原始数据不佳,那么训练出的模型就一定不好,这就是经验的重要性。
弗朗西斯·培根和约翰·洛克是经验主义的代表。洛克认为“知识归根结底来自于经验”。而经验主义则认为“知识来自于感觉的体验,我们思想的形成受到感官知识的影响”。
4.2 模型与归纳法:知识来自于重复的事物
我们知道神经网络的数学基础是统计学,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找到“重复的规律”,总结出可以代表这种规律的“模型”,然后用这个模型来“推理”得到预测结果。
这样的方法就是“归纳法”,它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。通俗地讲,就是“从重复的现象中总结规律,共性,然后发现知识”。
归纳法最早也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。
4.3 逻辑实证主义:知识是数学和逻辑的
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是维也纳学派,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虽然不属于维也纳学派,但是他一直保持着非常紧密的联系。
逻辑实证主义认为,人类的知识是“理性”的,是可以用数学和逻辑来描述的。
在逻辑实证主义的指导下,我们就有了表示知识的方法:数学和逻辑。
神经网络中的一个神经元其实就是一组算式,我们可以认为,里面包含了一个“知识”。
举个例子,这个知识可以是“图片里是否有猫?”或者“现在这个单词和幽默这个情绪有关吗?”,当输入的图片里面真的包含了猫或者输入了一则幽默的笑话时,这个神经元就会被激活,从宏观上看,就是神经网络理解了关于”猫“和”幽默“的概念。
一个简化的全连接神经网络,图片中的圆圈代表神经元,可以认为其中“蕴含”了一则知识,当神经元收到了一个输入以后,如果和神经元的知识相关,那么该神经元就会被“激活”(图片来自于网络)
5 知识如何指导行为?
5.1 “行为”与亚里士多德:行为要和知识相关
再次请出伟大的亚里士多德。他认为行为十分重要,而知识要指导行为。
在定义好目标之后,更要关注我们怎么达成目标,也就是行为。如果没有行为,那么知识就没有意义。
这就像我们在学习了很多知识之后,一定要拿来使用,如果不使用,那么学再多的知识也是无用的。
我们考虑的不是目的,而是那些达到目的的东西 —— 《尼各马克伦理学》
亚里士多德的思路对于机器人领域非常有启发性。
就拿扫地机器人来说,扫描后的家中地图便是“知识”,机器人根据地图来做决策:“现在是应该左转还是右转?这个区域扫完之后应该到哪个区域?”。
5.2 “目标”与功利主义:“效用”的最大化
边沁是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,他认为:“理性的决策应该是效用最大化的”。
在“电车难题”中,功利主义者就会认为,我们应该去搬动道闸让死伤人数最小。他们认为,所有对社会有利的决策都应该以结果为准。
在机器学习的训练过程中,工程师会使用一个“损失函数”来衡量人工智能模型的有效性。
例如,对于一个识别猫图片的模型来说,“能够正确识别图片中的猫”就是它的“效用”。衡量模型的结果往往是单一化的,这体现了功利主义的行为方式。
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觉得人工智能“很傻”?就是因为它对目标的理解非常单一,虽然事情好像也是做对了,但是并不符合我们的要求,给我们一种“人工智障” 的感觉。
让 GPT4 生成一个“很多很多很多人快乐的吃很多很多很多汤圆”的图片,可见 GPT 对于输入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,只是生成了很多“快乐”的人和很多汤圆。(图片来自于网络)
5.3 “超级对齐”和义务伦理学:普世价值观决定事物的正确性
与功利主义相反,以康德为代表的义务伦理学主义者认为,不能仅仅根据结果来判断事情有没有做对,而应该根据“道德”,或者说是“社会普世价值观”。
现在,对人工智能“对齐”的要求就是义务伦理学的体现。所谓“对齐”就是调整人工智能,使其符合人类的价值观。
2023 年底在“OpenAI 宫斗”事件中也出现了两种思潮之争:
一派是以马斯克为代表的保守派,**认为我们应该对人工智能做“超级对齐”,让它们符合人类道德价值观。**而另一边,以山姆·奥特曼为代表的激进派,则认为人类应该拥抱科技进步,因为历史证明科技进步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有好处的。
6 结语
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,当前在人类社会中发生的事,都已经被古代和近代的哲学家思考过一遍了。
引用吴军博士的一句话:
“历史总在重演,科技永远向前”。
这对于我们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生说非常有启发。虽然我们学习的是工科,解决的主要是工程问题,但是了解一些文科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,不但有助于我们能更好的理解人类社会,而且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看清楚科技发展的趋势。
不知道是否对你也有同样的启发,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你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哲学基础。
参考文献
- 《人工智能:现代方法》- 1.2 人工智能的基础 - 1.2.1 哲学
- 托马斯·霍布斯 -《利维坦》 - 序章
- 亚里士多德 -《尼各马克伦理学》 - 第三卷
- 义务伦理学:康德义务主义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- 三段论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- 唯物主义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- 经验主义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- 山姆·奥尔特曼现身OpenAI总部未明确去留 激进与保守路线之争将持续
- DNN-全连接神经网络
- 画一家人在吃汤圆,逐渐离谱…
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NonCommercial 4.0 International